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南充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家长论坛 > 浏览
楼主
从哈佛本科生教育模式看素质教育
从哈佛本科生教育模式看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素质:包括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更成熟的价值观念体系,更健全的知识框架,诸如此类,这些就不谈了。我觉得实现素质教育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就是学什么东西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学,就是具体教学方法的问题。后者方面,我感觉西方教育比较成功,能发觉人的创造性、个性,培养团队能力、领导力等。东亚教育偏重书本和机械式的记忆,不太好。而前一方面(就是课程设计方面),我认为要提高综合素质,关键的一点要要丰富、健全一个人的知识框架,不能钻到狭隘的具体科目中,在视野上受其束缚。因此,全面发展就要学多个学科,接触不同学科看世界的视角,丰富个人知识结构。

显然,这和个人的职业发展有所矛盾。职业发展需要专业化,钻一门,这样可以在社会某生。这个问题要看成是一个很难解决的trade-off,因具体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进行权衡取舍。

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

哈佛大学本科生的素质教育我觉得不错。首先他们的生源就比较好,挑的都是很好的学生。在选择学生过程中,传统上并非只选择学习好的人,还要选择潜在的未来领袖——“leader”,这些人一般是比较积极向上,喜欢社交,组织各种社团的人。总之,不是仅在图书馆里学习然后获得优异成绩的人。(在实际选取上,哈佛似也喜欢选择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因此这些人先天家庭基础好,在各种资源禀赋上得天独厚,将来更易成功,成为“领袖”,这是哈佛一个公开的秘密。所以,领袖有多少是先天的有多少是后天的实在搞不清楚,这里实际上潜藏着许多的不公)。所以这些人进来时综合素质就比较好,大多数发展比较全面,见多识广了。

灵活化与非专业化

学生是在进入学校后才选择方向。一般是在大二阶段。哈佛本科无所谓严格意义的具体专业,只有一个“concentration”(集中领域)。大概有40个左右的concentration可供选择,都是比较宽泛的学科领域:经济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音乐、哲学、文学、数学、计算机等,没有更具体的专业划分。每个concentration都设计好了必修课程,如导论课程和更进阶的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一个领域。每个学生必须选择一个concentration,作为自己的学科方向。学生也可以选择一个主concentration和一个辅concentration;选择联合concentration(类似双学位的设置)。如果学生对这些concentration不满,甚至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设置concentration,但需经学校方批准。大一阶段,学生会有时间探索、寻找自己的concentration,在大二时正式确定。但选择后也可以更换,甚至到大三阶段还可以更换。


只要上足了一定的课程就可算修完了concentration。除了concentration外,学生可以选上许多其他专业的课程,有相当的自由度。


可以看出,其一,concentration是非常灵活的,选了后也可以比较容易的更换,甚至自己通过设置课程建立concentration。其二,concentration不可能是专业化细分的,绝对无法同中国高校高度细分的专业相比,同时因为教学时间和课程数有限,教学内容也有限,所以我认为相比中国国内高校学生,同样一个学生在花费同等努力下,哈佛的学生很难在一个具体领域掌握太深入的知识。其三,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自由接触大量学科,而不局限与某一狭隘学科。

非职业化与兴趣化


有的人会担心这种课程设计会不利于学生实现其职业目标:因为这里恐怕压跟就没太多“理论联系实际”。这种教育完全不是职业化教育。校方认为,经过历年的显示统计,哈佛本科毕业生择业和就业与其在本科所选的concentration无太大关系:学英语的可以去投资银行,学科学的也不一定比不是学科学的更容易进医学院,法学院什么专业的学生都招。超过一半的哈佛本科毕业生的工作都和其本科的concentration无任何直接联系。学校认为,学生不应该太担心将来的就业。Copncentration确实不是为就业、职业发展设计的。在本科阶段,就应该选择自己心仪的教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来学习,增长知识。本科生就是应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纯粹的知识探索。校方认为,通过这种学习,就可以取得足够的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来满足进入研究生院或就业单位的入职要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哈佛本科教育的模式与理念。我个人认为这几乎是最理想化的素质教育了。

哈佛本科的一些教育理念(不代表官方观点!)

1)跟随自己的喜好来学习,发掘自己的长处

只有由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很多人可能喜欢学习科学或者历史,受制于就业压力,只好学习实用学科。这就可能使其打不起兴趣,不能充分发挥起潜能。更有可能这种被动选择下的学科是自己不适应的或不喜欢的,结果学得不太好,反而打击了自信,甚至让自己讨厌这个学科。而自己完全不受择业干扰,纯粹为了知识与兴趣而选择的学科,恐怕才能学得更好,才能最大的发挥潜能。想象一下那种在自己喜欢的学科里自由翱翔的感觉。

2) 非职业化的教育

学校的学科设置都是传统学科,比较纯知识,偏学术性,基本上没有什么非常实务性的学科。学校也有意识的避免搞这种职业学科(把它们都扔到研究生学院去)。本科生就是要对知识进行探索。这种知识型教育确实十分的象牙塔,简直有点超凡脱俗。(有人说会不会有点脱离实际,可能某些学科确实颇为脱离实际,但是他们要追求的可能就是这种脱离实际的脱俗的效果,况且学生可以在其他场合,如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积累经验)

3)跨学科性、宏观性

学校concentration这个设置是鼓励学生积累跨学科知识、跨学科经验、跨学科视角的;学生不需要为一个具体的狭隘的学科所局限,相反,能尽可能的去体验更多的学科,每个学科都积累一点知识,丰富视角,健全知识结构。在年轻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应该做的不是用人为设定的学科框架去限制其思维与视角,而是尽量开拓其视角,让他打破学科/知识的限制。当然,这样形成不了专才,但可能形成通才。哈佛喜欢培养未来领袖,可能认为通才才能担当领袖。

4) 能力积累

本科阶段,学生学到的更重要的东西不是具体某一专业的具体知识(比如说经济学上学了某个公式或模型),而是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同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建立领导力、组织能力、团队能力。学校认为,这些个人能力才是根本的,有这些能力就可以了,具体专业知识可以在人生后来的阶段学习:从业经验在就业单位学习;学术研究能力在博士生项目中学习;更高端的一些职业培养,在法学院、医学院和颜这样的研究生院进行。本科生就是打素质、能力基础。

支撑这种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上面都讲完了,听上去确实很不错。但是这种模式、经验可以被别的地方效仿么?我觉得不太容易效仿。其实这种模式,什么素质培养啦建立宏观理念啦培养健全知识结构啦,在理想化的情况下,不少人都可以设想出来,并不是什么我们完全想不到的事情,难就难在其实现上。要知道,这种模式是由一整个社会体系、制度所支撑的,是积累,不是一年两年就形成的。现在讲一些外部条件

(1) 哈佛大学巨大的名声

我们在美国地铁上可以看到有一些比较差一些的大学的招生广告,一般都是关于一些非常具体具体明细的学位。我们也可以看一下美国一些差一些大学的招生网页,了解一下其课程设计。我的印象是,学校名气的大小和其本科课程的职业化程度成反比。学校名气越大,越好,其课程的设计也越宏观抽象越不职业化越有象牙塔的味道;相反,学校名气小的,课程和专业也就越细分,越趋向于职业化(比如在本科阶段的工商管理或营销之类的方向)。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哈佛大学的名气足够大,所以毕业生不愁找不到工作。劳动市场的学位主义很厉害,在招入行新人时非常看中好的本科学校。所以,在不需要考虑就业压力,有了就业保障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上什么课了(我必须说这些人实在是非常的幸运)。

相比之下,如果一个学校名气不大,甚至是所谓的野鸡大学,其课程就不能这么设计了。就业单位首先就假定这里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那么高。学生要进好的单位也比较难,很多大企业甚至不到差一点的大学招生。所以,这里的学生必须走比较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打“专才”牌,在领域上有所建树。这些毕业生突出的地方不是综合素质,而是专业知识。(这就有点像大学和职业中学分工的味道了)

所以,哈佛大学本科教育能这么搞,是因为他们有资本这么搞。一般人是玩不起的。


不要简单的认为正因为他们进行了这种教育,所以他们的人才素质才高,大学才变得厉害。其因果完全可能是倒置的:正因为大学早就很成功了,名气在先,才使他们得以承担这种“昂贵”的教育模式。而且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设想:哈佛大学的成名很早,甚至其名气在现代化之前就很大了,它的学科设置和理念也仍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味道(也就是它发迹之初的味道)。得以使其承担这种古典教学模式的则是它在这些年间积累下的名气:社会已经认可它追捧它了。(某种意义上看,这种教育模式和现代化工业社会的高度分工、高度职业化的大趋势是相悖的)。一个新的没有名气的学校能不能这么搞教育?我看很不容易,只能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否则你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当然,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多的积累,而走向古典的素质化教育,是可能的。

所以,哈佛大学的老本在这里。这就是积淀,这就是资本。

(2) 人才选取标准问题

美国许多部门的就业市场确实喜欢通才。比如最吃香的一些行业,如投资银行、咨询业,都非常提倡综合素质、能力,喜欢全才,而降低专业的重要性(这里指的都是入行新人,entry-level)。所以,在美国,学生只要素质高强,证明了优异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可以跨越专业限制找到好工作的。英语专业的人必要可以进顶级投资银行,这种事都豪不算奇怪。

我个人感觉美国(至少是这些比较精英一些的行业与机构)还是比较注重人的综合素质与潜力的,而不是狭隘的看专业知识。

这就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在本科阶段选择科目,而不太担心所选的科目与就业方向无关。

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因素,就是名牌大学的效应。但用人单位喜欢常青藤大学的学生,主要是因为这些学校招人标准较高,招进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比较高了。所以他们相信这些学校毕业的人素质应该都不错(“signalling”)。我前面说了,哈佛大学选择本科新生就要看综合全面发展,比如看你的课外活动或领导力之类的,而不是仅看你的学习成绩。所以招进来的人素质是有保障的。

所以,他们的这个整个人才选取标准就比较看重综合素质。同时也比较灵活、开放。

如果这个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不是这样的,比如说用人单位不这么挑人,喜欢技术过硬的,或者大学本科生录取时就看成绩,甚至是一次考试(高考)的成绩,那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也好,客观上,这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所建立的人才标准就很难是强调前面所说的这种综合素质的。

(3) 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体制

我看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本科生能不能搞素质教育,还要看研究生教育如何:能不能承担更高端的教育职能?

以哈佛为例,本科生和研究所教育分工非常好。

研究生教育分两大种,一种是学术研究(博士),一种是职业教育(硕士)。

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纯粹只考虑打智识、素质基础,不用担心太具体的专业问题。如果你想发展专业知识,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进行:想从事学术或研究工作,去读博士(由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博士项目);如果想从事法律或医学行业,可以可报考法学院或医学院(如前所述,这两种学院的招生标准也是看综合素质的,所以不必要太担心自己的专业背景);如果想学习工商管或公共管理,可以在本科毕业后工作若干年,积累工作经验,然后重新进入商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就读。在美国,这种教育、职业的轨道非常成熟。

(但这里也不能忽略名校效应,如果你的本科很好,那么进入名校研究生院要更容易;但即使如果你本科不那么好,仍然可能通过工作经验来弥补。但无论如何,本科进入名校的人还是独天独厚:已经是“精英”了;本科之后的就业也要更好。故本科差一点的人再追上来就要花很大的努力了。)

总之,研究生教育很好的承担了其职责:给予学生更高端的专业教育,满足其职业发展的需要。这样,本科阶段人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搞素质教育、通才教育了。

在中国,如果要采用那种本科素质教育体制,也要看其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如何,1)招生标准如何;2)能不能有效的承担职业教育或学术教育/研究。

结论:

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很纯粹,很偏重素质教育,但是是一种昂贵的体制,需要一整个制度、体系来支撑,是长年积累的结果,不能简单照搬。即使在美国,恐怕也只有少数顶尖大学能采用这样的体制。

发展素质教育,一方面需要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的全面发展、成熟。


作者:姜老师(127182)08-12-10 14:12回复此贴
回复内容:
百分·南充家教网 ©2003-2015